——記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優秀學生龍萍

龍萍近照
本網訊(通訊員 李詩琪 羅慧翼)浮萍意味著什么?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它或許意味著坎坷的人生經歷,也或許意味著隨波逐流的心態。區別于眾多顯得有些消極的意味,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龍萍用她的成長經歷,賦予了浮萍新的美好的寓意,它還可以意味著自強、樂觀、奉獻……
野蠻成長:從農村到大學
龍萍,一個來自四川宜賓農村的孤兒。幼時,她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到了讀書的年紀,就寄住在姑姑家中。雖然家人都很愛她,但從小缺少母愛的她仍然倍感孤獨。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明白了許多‘不得不’,這些‘不得不’或許是源于窘迫的經濟狀況,或許是源于家人間含蓄的不曾說出口的愛。我逐漸意識到,孤獨感不應只是單純的負面情感,更應該成為促使我獨立的動力?!?017年,17歲的龍萍在日記中寫道。
2018年,正讀高中的龍萍為了分擔家庭經濟壓力,開始了自己第一份兼職。她在街邊發傳單,懷中一沓厚厚的傳單在不懈的分發中一張張減少,無論是遞出傳單時被拒的碰壁,還是被接受的欣喜,都在點點滴滴地鍛造這個女孩獨立、堅強的意志。
高三的學習壓力無疑是巨大的,身邊的同學都在全心備戰高考,可她稚嫩的肩膀卻要扛起家庭生計的半邊天。也就在這一年,父親去世了,她徹底成了一個孤兒。沖刺高考的那段時間,龍萍承受著生活和學習的雙重壓力。她晚睡早起,邊工邊讀,咬緊牙關堅持著,她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實現自己的夢想。
2020年,龍萍順利考入了湖南城市學院。曾經艱難的升學過程,使她比大多數同齡人更珍惜大學學習的機會。
快樂學習:從心動到行動
2020年9月,龍萍的大學生活正式起航。僅僅入學一周,她便開始主動瀏覽學校官網上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出于初高中時期對政治這門學科的偏愛以及對本校思政專業辦學實力的了解,她認定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她所熱愛的專業,于是她毅然決定轉專業。
也許,在不少人印象中,思政課是晦澀的理論、繁雜的知識體系的代名詞。但對于龍萍來說,進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是她的選擇和堅持。憑著一腔熱愛和一股沖勁,她在大一第二學期開學便順利通過轉專業考試,成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
提到轉專業的事情時,她回憶道:“當時填寫高考志愿時,填寫的專業是與思政相關的,但2020年,湖南城市學院的思政教育專業并沒有面向四川招生?,F在,能成功轉到自己心儀的專業,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成功轉專業于她而言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轉專業后的期末考試,她的成績排名是全班倒數第六。為此,她曾陷入自我懷疑:“這樣的結果真的是我想要的嗎?我努力轉專業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我這樣的成績怎么對得起家長的愛護、老師的關心和學校的支持呢?”此后,她更加刻苦學習。每堂課,她都積極回答問題,下課后,她總是第一個跑到老師身邊提出疑惑。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她的成績一直穩居全班第一,校級三好學生、院級優秀共青團員、校友獎學金、湖南省高校消費扶貧營銷大賽“營銷天使”等榮譽也接踵而來。
“龍萍是我見過最熱愛學習的人。她對學習樂在其中,背書時的聲音都是帶著激情的?!饼埰嫉氖矣雅宸卣f道?!皩W習是我快樂的源泉。全身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回報自然就奔赴而來了。希望未來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將熱愛學習和生活的種子播種在更多孩子的心中?!?021年11月,龍萍在日記中寫道。
樂于奉獻:從課堂到社會
“奉獻”對龍萍而言,似乎是一種不需思考就會作出的“習慣性反饋”。
在學習上,每到小組作業分配任務時,龍萍總會讓組內其余人先行選擇,而她自己往往負責最后剩下的任務,或者主動去認領最累最難的任務。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之余,她還會主動幫助同學完善其余部分任務。對此,她并不覺得自己很累或者“吃虧”了,她覺得“沒有什么吃不吃虧,所有解決了的困難都是成長的印記”。
大一時,龍萍第一次踏上獻血車獻血。她說:“獻血的過程很奇妙,一想到我的鮮血會流淌在另一個人的身體里,能幫助別人渡過難關,我就感覺我的生命似乎得到了升華?!贝撕?,無償獻血成了瘦弱女孩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個寒暑假,龍萍都會回到家鄉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她印象最深的是暑期參加的社區雷鋒志愿崗活動?!澳棠?,這是您的抗疫禮包,請拿好,路上注意安全”“爺爺,這是您的補助,請收好”……在社區服務中心,龍萍一邊向社區人員請教,一邊與老人耐心交流。她一直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她不僅不覺得枯燥,還覺得很有價值?!斑@里很多都是空巢老人,借志愿服務的機會能陪陪他們,聽聽他們的心聲,不是很好嗎?‘從社會舀取一瓢,就要回饋社會一桶’,成長路上我得到了許多幫助,希望未來我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饼埰紙远ǖ卣f道。
“一個人就像一株植物,只有內心有了渴望長大的種子,才能茁壯成長。當這顆種子播撒下,貧瘠的土壤下是不斷向上的頑強精神,孱弱的葉子上是脈搏的躍動和力量,細小的種子里是想要拔節生長的躁動。不負時代,不負春光,小小‘浮萍’也能綻放出生命最美的樣子?!?022年9月,龍萍在她的日記中寫道。